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跨考網(wǎng)考研專業(yè)課正文

王長喜考研英語之閱讀理解第一部分必備知識_跨考網(wǎng)

最后更新時間:2007-12-19 11:32:32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基本的閱讀方法

  針對不同題目形式,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閱讀中應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說來,有略讀、細讀和查讀三種。

  1. 略讀

  略讀也叫快讀,其目的是用瀏覽的方式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題思想,并對文章的結構有個總的認識。略讀時,應特別注意文章的開始段、結束段、文章中每段的段首句和結尾句以及篇章連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詞(signal word),因為它們往往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最簡單概括,是左右文章大意的關鍵。略讀適用于主旨類的題目,考生可以迅速通讀全文,掌握大意;要特別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因為兩頭是文章中信息化最強的部分,往往點明主題、做出總結或推斷,對主旨或篇章層次的題目尤其有幫助。

  2. 細讀

  找到文章中的有關范圍以后,在范圍內(nèi)逐句閱讀,特別對關鍵詞、句要仔細琢磨,以便對其有較深刻、較準確的理解和掌握。不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而且要通過推理、判斷,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間”潛在的意思。在細讀時,對沒有學過的生詞,可根據(jù)上下文或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識等來推測其意義;對一時難以看懂的長句子,可借助語法手段,對其結構加以分析,以達到理解的目的。這是考試中使用較多的方法,因為有的題目并不是直接就出現(xiàn)在文章中的,需要考生自己整理和判斷各個細節(jié)才能得出結論,因此考生要掌握細讀的技巧,還需要具備分析句子和意群甚至篇章的能力。

  3. 查讀

  查讀又稱尋讀或索讀,是一種通過快速閱讀查找針對某道試題的事實或細節(jié)的方法。它也可以用來查閱某個單詞、短語或句子在一定上下文中的意思,對那些與待回答的問題無關的信息則略過不讀。此法可用來解答情節(jié)題、是非題,以及詞義、句意推斷題。在運用這一技巧時,要注意掃視那些與問題相關的重點詞、數(shù)據(jù)等,盡量把查閱的范圍縮到最小,從而提高閱讀效果。查讀最適用的題目通常是細節(jié)題,即對who,what,when,where,how,which 等待定細節(jié)提問,考生只要明白了問題目標所在以及它的相應選項,便能很快用查讀的方法,從原文中找到信息,做出選擇。

  在一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jù)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正式考試中,閱讀理解部分可遵循下列步驟:先用“略讀”法瀏覽全文,以了解中心思想及大意;用“查讀”法獲取某些特定的信息;用“細讀”法掌握確切內(nèi)容或深入理解文意。在閱讀過程中,為方便起見,可在文章中劃出關鍵詞句,這樣有助于文章的回查,以此作為答題依據(jù)?;卮鹑繂栴}后,如果時間允許,可再快讀一遍全文,以確定各題答案是否符合文章的精神。

  和閱讀方法緊密相關的問題還有閱讀速度,這也值得引起考生的注意。要以較快的速度從大量材料中捕捉關鍵信息,就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逐詞閱讀,而是按意群(meaning group)掃視、連貫閱讀;不是拘泥于對個別詞句的理解,而是力求做到融會貫通、掌握通篇的中心思想;不是通過翻譯來理解,而是使英語的文字在大腦里直接產(chǎn)生意義。只有這樣,閱讀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準確率才會提高。

  閱讀速度慢的人一字一頓地讀:

  He | set | about | measuring | brain | volumes | of | a | thousand | people | of | different | ages | and | varying | occupations.

  閱讀速度中等的人以大約兩個詞為單位來讀:

  He | set about | measuring | brain volumes of | a thousand people | of different ages | and varying occupations.

  閱讀速度快的人這樣讀:

  He | set about measuring brain volumes | of a thousand people | of different ages and varying occupations.

  我們可以注意到閱讀速度慢的讀者目光要停16次,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樣會大大地降低閱讀速度。我們應該一個意群一個意群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也使閱讀理解更加通暢。在今后的閱讀中,無論什么樣的文章,都要有意識地訓練以意群為單位移動目光來閱讀,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詞匯知識

  閱讀理解的文章中經(jīng)常不斷出現(xiàn)重復詞,有時以原詞、同義詞、近義詞、上下義詞等形式出現(xiàn)。語篇中的句子正是通過這種詞匯復現(xiàn)關系達到了相互銜接、意義統(tǒng)一完整,而這些重復出現(xiàn)的詞匯還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從詞語重復現(xiàn)象能體會出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態(tài)度。有時候還可以通過這些重復出現(xiàn)的詞來猜測語篇中相關的生詞,這就涉及猜詞技巧的應用。

  猜詞技巧:猜詞技巧是閱讀中一項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技巧,是應對生詞、確定詞匯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確切含義的主要手段。閱讀中的生詞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上下文中的詞、句乃至整個篇章,在意義上、結構上和邏輯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便是我們推測詞義的依據(jù),通常簡稱為詞的上下文線索 (context clues)。

  常用的上下文線索有三種:舉例線索、推理線索和比較與對照性線索(包括同義詞、反義詞線索及重復線索)。

  1. 舉例線索

  舉例的目的是對重要的觀點進行支持與論證或對難懂的概念或術語進行解釋與說明。舉例往往會使觀點與概念更加清楚、明了、易懂。如在“So they became dynastic names, as Ptolemy was for the ancient Egyptian rulers. One of my names, Chief Buffalo Child, is a dynastic name and title.”一句中,作者要說明的是dynastic names這個概念。從它的構詞上我們也可以猜出它的基本意思。但如果從其上下文來理解,意思則更加明顯了。as(正如)引出的定語從句說明Ptolemy就是古埃及統(tǒng)治者的名字,即這個名字代表著Ptolemy王朝。因此我們可以推測dynastic意思是“表示朝代的”或“代表王朝的”。所以 dynastic names的意思就是“朝代名稱、國號”。那么下文中所說的“對我的一個稱謂或我的一個頭銜”就是根據(jù)Buffalo(這個朝代名)命名的。

  表示舉例的信號詞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as,like等。

  例1:Doctors recommend that everyone exercise every day, particularly those who spend many hours doing sedentary activities like reading, typing or sewing.

  Q: You can tell that when people are doing a sedentary activity, they must be

 ?。跘] sitting.[B] learning.[C] relaxing.[D] running.

  【分析】答案為[A]。like reading, typing or sewing(如讀書、打字、縫紉)是對sedentary activities的舉例說明。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坐著不動、缺少運動,所以答案應選[A]。

  例2:People wear black clothes at some serious ceremonies, for example at funerals and graduations.

  Q: You can tell that a ceremony is

 ?。跘] a special occasion.[B] a special sport.[C] a special holiday.[D] a special person.

  【分析】答案為[A]。其實大家都理解ceremony這個詞的意思,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ceremonies和 funerals,graduations之間的上下義關系,所以選[A]。

  2. 推理線索

  我們知道句子是由詞群或詞組群組合而成的, 其中詞與詞或詞組與詞組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搭配與銜接關系,即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上下文的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也存在這樣的邏輯關系。這些邏輯關系所形成的推測依據(jù),就是我們所說的推理線索。

  例1:Generosity can not be measured by the amount of money that one spends to benefit other people.

  Q: True generosity comes from one's heart, not from his

 ?。跘] time.[B] labor.[C] mind.[D] purse.

  【分析】答案為[D]。因為原文說了一個人是否寬容大方不能用他為別人花了多少錢來衡量;題干接著就問大方來自于一個人的心,而非別的什么,當然選擇錢包最合邏輯。根據(jù)上文關于大方與金錢關系論述的線索推測出“錢包”的結論。這就是推理技巧的運用。

  例2:The word umbrella means “l(fā)ittle shadow.”

  Q: Perhaps umbrellas were first used as protection from the

 ?。跘] wind.[B] sun.[C] rain.[D] cold.

  【分析】答案為[B]。運用推理技巧。原文說“傘”這個字的意思是“小蔭”, 而“蔭”是陽光下由遮擋物形成的陰影,并非以風、雨、冷為條件的產(chǎn)物。因此選[B] 太陽。

  例3:Moreover, demographers see the continuing shift south and west as joined by a related but newer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Americans apparently are looking not just for places with more jobs but with fewer people, too.

  Q: The word “demographers” in the la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A] people in favor of the trend democracy.[B] advocates of migration between states.[C] scientist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D] conservatives clinging to old patterns of life.

  【分析】答案為[C]。根據(jù)上文邏輯線索:美國人東搬西遷不僅要看所搬遷到的地方是否有更多的就業(yè)機會,還要看當?shù)氐娜丝谑欠窀佟_@里談的是人口問題,因此在四個選項中應該不難找出答案:[A] 支持民主的人,風馬牛不相及;[B] 州際移民的鼓吹者,不夠貼切;[D] 依戀老式生活方式的人,與文章內(nèi)容關系不大;而[C] 從事人口問題的科學家,與上文線索“人口問題”對上號, 因而是正確答案。

  3. 比較與對照性線索

  比較與對照也是一種常見的重要技巧。作者在寫作時經(jīng)常把兩個或更多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或對照,展現(xiàn)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比較和對照有助于讀者在更寬廣的范圍內(nèi)理解作者的意圖,提高閱讀效果。注意,比較用來指出事物的相同點,而對照則用來指出事物的不同之處。

  例1:He had always envied others who excelled in athletics and he longed to join them in games; but he was too slow.

  Q: Even though he had been elected class president, he still longed to be

 ?。跘] a sports hero.[B] the best student.[C] a respected person.[D] a club member.

  【分析】答案為[A]。讓我們運用比較技巧試一試:athletics是生詞,但通過上文可知這個詞與game(比賽)有關。再看幾個選項:[B] 最好的學生,[C] 一個受尊敬的人,[D] 一個俱樂部成員,也可能是讀書、藝術、企業(yè)家等其他類型的俱樂部。通過比較,三者與比賽都不具有同現(xiàn)關系。而[A] 一個運動英雄,與比賽聯(lián)系最緊,因而可推知athletics是“體育、運動”的意思。

  例2:Our spacious house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our over?crowded apartment.

  Q: “spacious” means

  [A] small. [B] different. [C] roomy. [D] high.

  【分析】答案為[C]。句中的more than結構表明our spacious house與our over?crowded apartment是對照關系。所以spacious與over?crowded意思相反,指“寬敞的”。四個選項:[A] 小的,[B] 不同的,[C] 寬敞的, [D] 高的,故[C] 正確。

  三、語法知識

  這里指了解閱讀理解中的主要語法關系,這些語法關系往往是出題人出題的著眼點。這些語法關系常常使用過渡性詞語作為連接手段,它們能以多種方式溝通和建立前后句子間、各段落間意義上的聯(lián)系。這些功能詞或信號詞對考生的思維起著“指示燈”的作用。它們不僅能承上啟下,還能轉折上下文的語氣。這些過渡性詞語標志著句子或段落之間的特定關系,它有一種解碼作用,即根據(jù)特定的過渡詞能迅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

  常用的過渡性詞語有以下幾類:

  (1) 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子處于并列地位,共同說明一個話題,一種現(xiàn)象。如:also,besides,further,furthermore,even,too,moreover,in addition,in particular,even more important,still,what's more,and等。

  (2) 強對比與轉折關系:表示與上文相反,下文提出作者的真實觀點。如:(un)like,similarly,likewise,in the same way,in spite of,despite,on the contrary,by comparison,in contrast,but,however,although,on the other hand,yet,nevertheless,conversely,otherwise,as a matter of fact,no doubt,unhappily,unfortunately,in fact,after all,anyway,even等。

  (3) 因果關系:也是一種解釋關系,結果在前,原因在后,多談論的是一個問題,一層意思。如:because,thus,so,so that,now that,since,as a result,therefore,consequently,for this (that) reason,hence,accordingly,seeing that等。

  (4) 列舉關系:such as,i.e.,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 fact,a case in point,take sth. for example,for one,for another等。

  (5) 表示結論和概括意義:to conclude,to sum up,in sum,in conclusion,in short,in brief,on the whole,in a word,all in all,generally speaking,it can be seen from等。

  四、語篇知識

  1. 語篇分析能力

  推理題、作者態(tài)度題常依賴于語篇分析,而詞匯、句意的判斷也常視上下文而定,聯(lián)系當時的語境(即上下文)。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語境還包括文化背景知識。如果考生對所選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很了解,理解起原文來就顯得游刃有余,輕松自如,否則就會很費力,尤其是當考生碰上幾個帶有文化色彩的詞匯、典故,更是頭大。例如《愛情故事》(Love Story) 中男主人公表達不參加他父親生日晚宴的決心時說的一句話:We wouldn't show unless hell froze over.(除非地獄結冰,否則我們不會到場。)“地獄”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非常寒冷、陰森的地方”,它應該一直結著冰,但“地獄”在西方人心目中是“非常炎熱的地方”,所以“地獄”永遠不會結冰。也就是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決心永遠不和他父親和解。因此說,如果不了解這一文化知識,理解上句就會有困難。

  2. 語篇組織能力

  考研英語大綱閱讀理解部分對考生規(guī)定的八種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測試考生對于語篇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推理過程。所以,熟悉文章體裁特點、篇章結構,有利于分清主次,抓住重點。

  在閱讀理解測試中,命題人出題是根據(jù)考研英語大綱的要求來選擇短文,這就要求考生必須熟悉常用的體裁。在體裁上,大綱中規(guī)定的有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和應用文。但近幾年的實際考卷中絕大多數(shù)是議論文(大約占三分之二),其次為說明文(約占三分之一)。

  議論文的特點是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和評論,重點放在論點及論證方面,主題往往比較明確,通常文章開頭點明主題,直接表明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其后段落圍繞主題展開,并有影響讀者的思想和行動的傾向。一篇短文如果有若干個論點,考生一定要弄清楚哪個是主論點,哪個是次論點或分論點以及主次論點之間的辯證關系。議論文常用的推理方法有:歸納法(即由個別到一般),先設前提,通過例證歸納出結論;演繹法(即由一般到個別),先提一般性的論斷,再逐步提出支持該論斷的證據(jù),最后推出結論。閱讀議論文的關鍵是要抓住作者的結論和觀點,以及作者對其他觀點的態(tài)度。

  說明文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zhì)、特征、形狀、構成、功能等進行介紹和解說。它不同于議論文,并不企圖影響讀者的思想,而是完全客觀地描述,不帶個人感情色彩。說明文常用的幾種寫作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析因果、分類別、作對比等。閱讀說明文時一定要把握短文的中心,掌握作者是從何種角度、采用何種方法加以說明的,同時還要注意事實和數(shù)據(jù)。

  總之,文章的體裁不同,要求的閱讀技巧也不同。相同的語言水平下,閱讀技巧起著很大的作用。

  3. 熟悉語段結構模式

  任何語篇或段落都要有一個中心,即主題句。一般來講,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對文章主題的闡明和總結,而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主題和總結,應特別重視。語段結構模式就是決定主題句以后的語段內(nèi)容組織的形式。掌握語段結構模式,有助于我們把握住文章的寫作思路,預測語段展開的內(nèi)容。常見的語段結構模式有:因果關系、比較對照、列舉、歸納描述等。

  考研閱讀理解短文一般有以下九種結構模式:

  (1) 現(xiàn)象——解釋——意義。

  (2) 現(xiàn)象——后果——建議。

  (3) 問題——原因——解決。

  (4) 問題——例證——結論。

  (5) 理論——定義——舉例。

  (6) 理論——重要性——做法。

  (7) 事物——特點——意義。

  (8) 事物——優(yōu)缺點——結論。

  (9) 事物——別人觀點——作者觀點。

???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shù)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wǎng)和跨考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wǎng)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wǎng)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nèi)速來電與跨考網(wǎng)聯(lián)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