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跨考網擇校擇專業(yè)正文

法碩重點院校簡介:中山大學-跨考考研

最后更新時間:2011-08-04 08:00:00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法碩重點院校簡介:中山大學

來源:跨考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1年08月04日跨考考研網研招網跨考論壇

  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于1924年親手創(chuàng)辦。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三個校區(qū)分別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qū)占地1.17平方公里,廣州北校區(qū)占地0.39平方公里,珠海校區(qū)占地3.48平方公里,總面積達5.04平方公里。廣州南校區(qū)樹木蔥蘢,綠草如茵;廣州北校區(qū)林路蔓蔓,曲徑通幽;珠海校區(qū)依山面海,景色宜人,均是不可多得的讀書治學的勝境。

  1931年,中山大學設有文、法、理、農、醫(yī)五個學科,同年將學科改稱學院。1934年設工學院,1935年設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1937年發(fā)展為文、理、法、工、農、醫(yī)、師范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yī)、師范等4個學院從中山大學劃出,中山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校址由石牌遷至廣州康樂園。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yī)科大學合并,組成新的中山大學。

  新中山大學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醫(yī)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中山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光華口腔醫(yī)學院、護理學院等17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xù)教育學院和網絡教育學院等。擁有63個本科專業(yè),共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光學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基礎醫(yī)學、工商管理學等11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了104個學科專業(yè)和領域,碩士學位授予權覆蓋了165個學科專業(yè)和領域(其中外科學內科學計算至三級學科),有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博士學位點以及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計算機技術、環(huán)境工程碩士、臨床醫(yī)學碩士、口腔醫(yī)學碩士等7個專業(yè)碩士學位點。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管理學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中國古代文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動物學、昆蟲學、光學、眼科學、寄生蟲學、內科學(腎病)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31個廣東省重點學科。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

  新中山大學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全校共有教職工10900余人,其中教授620多人,副教授近1300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的有17人,獲海外青年學者合作基金資助的有2人。有博士生導師近370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人選1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衛(wèi)生部突出專家14人。在校各類學生近34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600人、碩士研究生4800多人,本科生近15600人,外國留學生近380人。

  學校圖書館藏書408萬冊,提供傳統(tǒng)的書刊借閱服務、復印、速印服務外,還提供因特網信息瀏覽、光盤數(shù)據庫檢索、網絡數(shù)據庫檢索、DIALOG聯(lián)機檢索、UnCover專題服務及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電子信息服務,為師生員工迅速有效地利用電子資源提供方便。中山大學三個校區(qū)均建立了規(guī)模可觀的校園網,三個校區(qū)之間的連接速率已達到100兆,在主要的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間實現(xiàn)了光纜連接;校園網的規(guī)模、用戶數(shù)名列華南地區(qū)高校前列。

  自國家設立重點大學制度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中山大學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qū)最早的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qū)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山大學法學院肇始于1924年孫中山先生手創(chuàng)的國立廣東大學法科。其歷史還可上溯到1905年的廣東法政學堂法律本科及其后的廣東法科大學。1926年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法科也隨之成為中山大學法科,并于1931年發(fā)展為法學院。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中山大學法學院及法律系被撤消。1979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中山大學復辦法律學系。1993年7月,法律學系與社會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以及人口研究所組成法政學院。2001年9月,中山大學撤消法政學院,以法律學系為基礎建立法學院。法律學系復辦后,端木正教授、李啟欣教授、王仲興教授、黃建武教授曾先后擔任系主任。法學院現(xiàn)任院長徐靜村教授,常務副院長黃建武教授,副院長楊建廣副教授、曾東紅副教授、蔡彥敏教授。

  法學院下設法學研究所、行政法研究所,以及法理學、法律史學、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6個教研室。法學研究所現(xiàn)設有香港法研究室、涉外經濟法研究室、法治系統(tǒng)工程研究室等。

  法學院圖書館是被聯(lián)合國出版署指定的中國內地四所聯(lián)合國資料托存圖書館之一,每年收到聯(lián)合國的托存文件資料?,F(xiàn)有中外文藏書三萬余冊,中外文期刊兩百多種四千余冊(合訂本)。

  教學技術設備室分為多功能電教室、微機室、刑偵實驗室。學校和學院圖書館所藏豐富的圖書資料以及完善的技術設施,為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教學、科研、管理、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法學院現(xiàn)有教職員工58人,其中教師44人(在職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青年教師占教師比例63.6%),黨政管理人員14人。不少教師在國家級和省級主要法學學術團體兼任重要職務,在學術界有相當影響;同時許多教師還承擔了與有關部門協(xié)作的教學、科研、法律實務以及地方立法起草等任務,成績顯著。

  法學院堅持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以培養(yǎng)具有法律專業(yè)知識、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能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的高層次法律人才為教育目標。

  法學院在本科層次原設有法學、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三個專業(yè),1998年起統(tǒng)一按法學專業(yè)招生。法學院在研究生層次已設有國際法學、法律史、經濟法學、刑法學、法學理論、訴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8個專業(yè)碩士點;同時又是全國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的第二批試點單位之一。此外,中山大學法學院也是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yè)的主考單位。自法律學系復辦以來,為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法律專業(yè)人才,各種層次的畢業(yè)生9800名。目前在讀學生2400多名(不含自考生),其中還包括港澳臺學生以及日本、韓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留學生。中山大學法律診所正式成立于2002年2月,其后與美國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并得到了雅禮協(xié)會(TheYale-ChinaAssociation)、福特基金會(TheFordFoundation)和嶺南基金會(TheLingnanFoundation)的支持和資助。法學院法律診所既是法律教學基地,也是法學院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機構。診所課程設置包括“課程講授”和“實踐演練”兩大部分,通過“在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全面的法律素養(yǎng)、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熟練的法律實踐操作技巧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法律診所師生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開展法律服務活動,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為維護社會正義和公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法學院根據教學計劃和實際情況,自淺入深、由簡到繁地組織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形式有參觀監(jiān)獄、少管所、勞教場、工讀學校等,旁聽審判,進行假期社會調查,開展法律咨詢、法制宣傳,舉辦模擬法庭,組織教學實習等,成績顯著。其中,教學實習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法學院在學術上秉承中山先生開放、包容、務實的精神,致力法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據初步統(tǒng)計,法學院教師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fā)表論(譯)文一千二百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六十余部。這些成果在學術界及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地市級獎勵多項。行政官員、律師應邀前來講學和訪問;法學院在國內與多所大學的法律院系以及政法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往來,同時也與美國、英國、歐洲大陸一些國家的著名法學院保持著良好的項目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互派訪問學者,交換圖書資料;法律學系復辦后先后承辦了國際法國際研討會、孫中山法律思想研討會、外商投資法律問題研討會、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年會、全國刑法研究會年會、全國法學院院長(系主任)會議、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內地與香港法制研討會等重要學術交流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法學院廣泛的學術影響和在海內外較高的知名度。

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空間
或微信:kkkaoyan

跨考教育(粉絲18.7萬)

更多
  • 魔鬼集訓
  • 精英計劃
  • 復試
  • 私密1對1
  • 保研
跨考精品課程推薦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shù)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lián)系,電話:400-883-2220